拇外翻勿輕視 及時就診是關鍵
“以前不清楚拇外翻這個毛病,還以為只是腳趾長得跟人家不一樣,直到后面情況嚴重了才來治療,真后悔沒有早點來!”陳阿姨感慨道。
陳阿姨是四川人,三年前跟著兒子到紹興市柯橋區務工。20多歲的時候她就發現自己的大腳趾趾跟關節處開始往外突起。30年來,雖然關節突起的程度逐漸嚴重,但因為沒有對生活產生多大影響,她也一直沒有放在心上。在柯橋的這幾年,陳阿姨越來越能感覺到腳趾形態的改變,隨之而來的還有腳部痛感的加劇。一周前,因實在難以忍受腳掌的疼痛,陳阿姨在兒子的陪同下到醫院就診。直到這時,陳阿姨才知道,原來自己腳趾部位出現的病變叫做拇外翻!
很多女性在穿高跟鞋的時候發現大腳趾會凸出來,有時甚至會引起疼痛、不適的感覺。其實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拇外翻”(1:大腳趾的跟部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突起,嚴重時伴有局部的紅腫,這很容易和痛風混淆;2:足底的胼胝,在第二趾的足底可以看到顏色偏黃、厚實的老繭,疼痛視病情嚴重及走路時間而定;3:如果出現了拇外翻后不能及時治療,導致這種畸形問題長時間存在,患者就會出現腳趾騎跨的問題。比較常見的是第2個腳趾頭騎跨到大腳趾上,也有的患者會出現大腳趾騎跨到第2腳趾上的情況。出現腳趾騎跨后,不但影響走路,嚴重時患者站立都無法保持平衡,還特別影響美觀,需要及時治療,俗稱“大腳骨”,是引起足部不適的常見疾病之一。18~65歲成年人中發病率約為23%,成年女性發病率高達30%。擁有拇外翻的人群比例很高,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輕微的拇外翻并不影響日常生活,但是嚴重的拇外翻除了不美觀,還會出現長老繭、疼痛、走路不穩易扭傷、行動敏捷性降低、易摔倒等問題,需要大家引起足夠重視。
一般而言,拇外翻按嚴重程度,可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拇外翻可逆階段、拇外翻攣縮階段、拇外翻嚴重階段和拇趾畸形階段。不同階段的癥狀有所區別:
拇外翻可逆階段,主要表現為大拇趾外翻10度左右,影響美觀,沒有疼痛感,腳掌有輕微腳繭,不會直接影響行走,穿高跟鞋會引起疼痛圖4。
拇外翻攣縮階段,主要表現為大拇趾外翻10-20度,關節及韌帶有炎癥,第一、第二腳趾明顯擠壓,腳掌明顯變寬,足底腳繭明顯,長時間行走易引起大拇趾關節疼痛及腳掌疼痛。
拇外翻嚴重階段,主要表現為大拇趾外翻20-40度,腳趾重疊,橫弓塌陷,雞眼,腳墊,扁平足,后跟疼痛,雙腳受力難平衡,嚴重影響站立和行走。
拇趾畸形階段,患者大拇趾外翻40度以上,腳趾功能受嚴重影響,拇趾嚴重重疊,腳趾不受力,足弓塌陷,行走困難,腳掌直接承受本應由腳趾分散的壓力,足底有老繭,雙足嚴重錯誤負力,使得各關節難以協調運作,進一步導致了人體生物學力線改變,可能引發膝關節炎癥、腰酸背疼等問題。但共同特點是大拇趾逐漸外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適。
拇外翻的發生與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密切相關。先天因素包括關節、神經、肌肉等方面的異常,尤其是遺傳現象。據非官方統計中國的拇外翻可能于以前中國裹腳的傳統有關,因此在門診詢問家族史時往往可以得到證實;后天因素則主要是由于穿著不合適的鞋子,如高跟鞋等,導致腳趾受到擠壓和摩擦。運動員的拇外翻情況也特別嚴重,尤其是足球運動員。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預防拇外翻呢?針對拇外翻的防治,專家提出了以下建議:
●預防是關鍵。避免長時間穿著高跟鞋或其他不合腳的鞋子,減輕鞋子對腳趾的擠壓。
●早發現、早治療。一旦足部不適應及時就醫,確診為拇外翻。保守診療可通過使用分趾墊、特制的鞋墊、夾具等方法進行保守治療;
●日常護理,可熱水泡腳,針灸按摩特點穴位,改善足部血液循環情況,緩解病情發展。加強足部鍛煉,提高足底肌肉的力量和彈性。
●三度以上的患者則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手術治療,不同類型的拇外翻需制定不同的手術策略。術后需配合功能鍛煉恢復足部日常功能。
1. 軟組織手術:適用于輕度拇外翻,通過松掉外側肌腱支點、加強內側縫合治療。
2. 骨性手術:包括Lapidus手術、Ludloff旋轉手術、Scarf手術、Reverdin手術、Akin手術等,適用于不同程度、遺傳傾向、近節趾骨關節面畸形的患者。
●目前建議在拇外翻的早期就手術干預。
拇外翻是一種常見的足部畸形,但只要重視預防、及時治療,就能有效避免其帶來的危害。讓我們從現在開始,一起關注足部健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