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家族史,為何會患病?
4月17日是世界血友病日。大家也許聽過“玻璃人”,一般情況下,這個稱呼指的是血友病患者。
血友病(hemophilia)一詞源自希臘語,hemo-和-philia分別是“血”和“愛、傾向”的意思,表示“愛出血”。患者由于缺乏某種凝血因子導致血液不能正常凝固,隨時可因極輕微外傷而出血不止,故有“玻璃人”之稱。
30%以上的患兒沒有家族史
血友病主要包括甲、乙兩型:血友病甲型(血友病A)是第八種凝血因子(因子Ⅷ)缺乏所致,占80%~85%。血友病乙型(血友病B)是第九種凝血因子(因子Ⅸ)缺乏所致,占15%~20%。
凝血因子Ⅺ缺乏曾經被叫做血友病丙(血友病C),但出血程度和遺傳方式都不同于血友病A、B,屬于常染色體疾病,目前血友病C的叫法已基本廢棄。
血友病A和B都是X染色體連鎖的隱性遺傳病。編碼因子Ⅷ和Ⅸ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女性由于有兩條X染色體,血友病基因攜帶者通常不發病,但是她的兒子有1/2的機會遺傳到這個突變基因。由于男性只有1條X染色體,一旦攜帶突變基因,便無法產生正常的凝血因子,因而患病。女性基因攜帶者的女兒有1/2機會仍然是是攜帶者。男性患者的子女中,男性正常,女性均為攜帶者。
絕大多數血友病患者是男性,但少數女性攜帶者有一定程度的凝血因子活性減低及出血癥狀。不過女性先天性出血性疾病最常見的是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因子)缺陷導致的血管性血友病(vWD),這也是常染色體遺傳病,男女都可以發病,部分患者可以伴有因子Ⅷ活性降低。
有患兒家長疑惑,父母雙方家族中并沒有這種病人,為什么孩子會得遺傳病?實際上,30%以上的血友病患兒沒有家族史。至于原因,可能如下:1.家族中除了先證者,尚未出現其他患者;2.患者的外祖父(健康人)在精子生發過程中發生基因突變,遺傳給患者母親,患者母親在生育男孩時傳遞了致病基因而導致后代發病。3.其他罕見發生的新發突變。
血友病會傳染嗎?對于這個問題,可以肯定地回答:血友病是遺傳病,不會傳染。血友病跟傳染病有過的一點關聯是在20世紀80年代,由于人類對剛剛出現的艾滋病認識不足,導致大量重型血友病患者通過血漿制品或血漿濃縮Ⅷ、IX因子輸注感染艾滋病病毒。這個沉痛的教訓也推動了人們對基因重組凝血因子的研究,而隨著對血漿捐獻者病毒監測的加強以及制劑過程的改進,如加入了病毒滅活工藝,目前血漿來源的凝血因子安全性也有保障。
反復多次出血是最大威脅
血友病主要的臨床表現是不同程度的出血傾向。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患者出血速度不一定比常人快,只是表現為出血不止。因而,患者外傷后的即刻癥狀可能并不明顯,甚至被忽視。但是,緩慢的滲血可以持續數天,在皮下、肌間、關節腔或深部組織形成大血腫,引發腫脹、疼痛、活動受限,出血量大時甚至可以導致貧血。
血友病最常見的出血是關節出血。反復多次關節出血會導致關節病變,是影響血友病患者生存質量最重要的原因。
顱內出血是血友病最危險的出血,可危及生命。一旦發生頭部外傷,患者需要盡快接受有效的凝血因子治療,避免腦出血的發生,以防留下后遺癥,而不要等到CT或其他檢查證實發生了顱內出血后再進行治療。
血友病的診斷依賴實驗室檢查。目前,絕大多數醫院均可開展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等凝血功能檢測。若檢查結果顯示,PT正常、APTT延長,即要考慮血友病的可能。凝血功能糾正試驗以及凝血因子活性檢查可以幫助明確診斷。重要的是,患者和醫生需要及時發現出血傾向,盡早診斷,及時就診。
血友病患者需綜合關愛模式
血友病是一種伴隨終生的疾病,暫時不能治愈,但通過補充輸注凝血因子,可以糾正患者的凝血功能,達到治療和預防出血的目的。英國的亞歷克斯·多塞特是一名職業公路自行車運動員,曾多次獲得個人計時賽英國國家冠軍頭銜。其實,他是一名重型血友病患者,預防性凝血因子輸注使他可以堅持運動,并獲得了驕人的成績。
血友病患者終生需要醫療照護,對他們的綜合關愛模式需要多科室合作,包括血液科醫生、護士、康復治療醫生、骨科醫生、心理咨詢師、社工等。近年來,我國醫學工作者在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綜合治療策略上進展迅速,初步建立了輻射全國的綜合治療網絡。
加強患者教育也是重要的方面,需要讓患者和家屬充分了解血友病家庭護理常識,掌握出血癥狀的識別和緊急處理原則,學會采取輔助性防護措施,以最大程度減輕出血風險和出血造成的損害。
作為一種遺傳性疾病,人們還無法完全預防血友病的發生。但是,對于已經有過血友病患者的家系,可以通過產前遺傳咨詢和基因檢測減少血友病患兒的出生。通常所說的血友病的預防治療,則是指凝血因子的預防性定期輸注,以避免出血及其導致的殘疾。
基因治療技術的發展,也讓人看到了根治疾病的可能,目前國內也正在開展基因治療臨床研究,已經有患者獲益,期望未來會有更多的患者可以通過基因治療來治愈疾病。
基因治療技術的發展,也讓人看到了根治疾病的可能,目前國內也正在開展基因治療臨床研究,已經有患者獲益,期望未來會有更多的患者可以通過基因治療來治愈疾病。
(轉自中國疾控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