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科普知識
一、疾病簡介
艾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毒)引起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HIV病毒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該細胞,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因此,人體易于感染各種疾病,并可發生惡性腫瘤,病死率較高。HIV在人體內的潛伏期平均為8~9年。
二、流行病學
(一)傳染源。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是本病唯一的傳染源。
(二)傳播途徑。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帶病毒者的血液、精液或陰道分泌內。病毒主要經由以下途徑傳播:
1.性接觸。與感染了愛滋病病毒的人士進行性行為,包括陰道性交、口交及肛交。目前我國艾滋病傳播主要通過性接觸而感染。
2.血液傳播。輸入受愛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與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共享針筒器具注射毒品。
3.母嬰接觸。受感染的婦女在懷孕期間、分娩過程中,及喂哺母乳時將病毒傳給嬰兒。
艾滋病病毒不會經由日常生活接觸傳播。日常生活接觸包括:握手、擁抱、吻面頰、一起用膳及共享洗手間。此外,沒有證據顯示蚊叮蟲咬可以傳播艾滋病病毒。
(三)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為男性同性戀者、靜脈藥物依賴者、性亂者、血友病、多次接受輸血或血制品者。
三、臨床表現
潛伏期平均為9年,可短至數月,長達15年。根據我國有關艾滋病的診療標準和指南,將艾滋病分為急性期、無癥狀期和艾滋病期。
1.急性期。通常發生在初次感染HIV的2-4周左右。大多數患者臨床癥狀輕微,以發熱為主,可伴有全身不適、頭痛、盜汗、惡心、嘔吐、腹瀉、咽痛、肌痛、關節痛、皮疹、淋巴結腫大以及神經系統癥狀等。
2.無癥狀期。持續時間一般為6-8年,其時間長短與感染病毒的數量、病毒型別、感染途徑、機體免疫狀況的個體差異、營養、衛生條件及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
3.艾滋病期。主要表現為持續1個月以上發熱、盜汗、腹瀉;體重減輕10%以上。持續性全身淋巴結腫大。各種機會性感染及腫瘤,如肺孢子菌肺炎、肺結核、卡波西肉瘤、新隱球菌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弓形蟲腦病、鵝口瘡、帶狀皰疹、惡性淋巴瘤等。
四、診斷
艾滋病毒檢測通過檢查血液中是否存在艾滋病毒抗體,來顯示感染狀況。為對抗外來病原體,人體免疫系統產生抗體。多數人在感染艾滋病毒后通常有3至12周“窗口期”,在此期間,人體仍在產生艾滋病毒抗體,但這些抗體尚無法測出。這一最初感染期感染性最強,但在各感染期都可能會傳播艾滋病毒。如果有人近期有可能接觸到了艾滋病毒,那么12周后應進行復檢,以證實檢查結果。這可使感染者有足夠時間產生抗體。
五、治療方法
雖然目前仍未有根治艾滋病的方法,但已有藥物可有效地應對艾滋病病毒感染及其引發的并發癥,顯著延長生存壽命,提高生活質量。各種治療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方法能幫助患者維持健康的生活。與其他很多疾病一樣,及早診斷才可以讓患者盡早接受適當的治療,并預防病情惡化。
六、預防措施
1.保持單一性伴,并建議使用安全套。
2.切勿在飲酒或服食毒品后進行性行為。
3.切勿與他人共享針筒、針咀及其他相關的注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