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流學習中攜手共進——赴臺學習體會護理篇
應臺灣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邀請,我院11名護理管理人員跟隨醫院管理考察團一起趕赴臺灣,學習考察日程為6月15日至6月28日。在臺學習考察期間,護士長們積極主動參與交流學習,認真細致地了解臺灣醫院管理的運作模式,收獲良多。特別是對臺灣醫院的管理理念之先進、技術和設備之完備、信息流程設計之完善、醫護人文氛圍之濃郁感慨頗多。
一、醫療外部環境有序,安靜整潔。
臺灣的醫療外部環境可用“靜”和“凈”二個字來形容。
首先是“靜”字。去臺灣前,護理部已推出“安靜病區”的創建,要求病區噪音控制。當時就有不少人表示是無法完成的任務,理由有很多。到臺灣中山大學附屬醫院后,同樣的全開放的病房環境。一下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就完美呈現在大家面前。站在門診大廳環顧四周,確實讓人震撼,同樣是開放的環境,同樣進出的人流,真是靜悄悄的。看人群,無論病人家屬還是工作人員,一律軟底鞋,上下樓梯悄無聲息。與人交流音量控制僅兩人可聽。所以,從嘈雜堆里出去的我們一下子適應不過來,不習慣掂著腳走路,不習慣講“悄悄話”,一周過去,慢慢也融入其中,驚喜地相互發現也都有了改變。
第二是“凈”字。去之前早知道臺灣的垃圾分類世界聞名。真處在同一環境中,也深感自己的不足。整個培訓期間,我們中午吃剩的快餐盒子都是經過醫院接待人員的再分類后扔回垃圾箱的,估計是擔心我們怕麻煩。中山醫院的康復科很強,足開有三個病區,康復的醫保制度和政府配合也比較完善。所以全院康復科的樓最新,病區最多。同樣是塑膠地面,真是可用光鑒可人來形容。病區衛生的保潔程度堪比家庭。周圍墻面潔白,找不出一只鞋印,廁所里保證有紙。整個病區還只有一名保潔阿姨。
二、各行業底線清晰,從業文明有激情。
培訓期間接觸了多位中山大學附屬醫院的工作人員。從接待我們的主任到小姑娘小惠,從給我們培訓的信息科帥哥到病房的護士。每個人給人的感覺都是很盡心盡責的做好本職工作。渴望做到最好的心態令人敬佩。依托信息的流程設計簡單有效,更是讓人耳目一新。信息科的帥哥姓王,在他介紹的信息軟件上,基本上各個職能科室醫務、護理、醫保、院感各部門質控要求的環節都能體現,王帥哥對質控標準更是如數家珍,比臨床的醫生護士還要熟悉。比如過敏史,只要有一次采集到過敏史,出院后判定是禁止類過敏情況,那他往后住院醫師都無法開此類醫囑。比如醫生開醫囑可以設定預估用藥時間,醫囑確定后藥師開始審方發藥,再到護士核對,如有疑慮醫囑就打勾,系統自動發短信提醒開醫囑醫生來再次確認,醫務科根據疑慮醫囑的發生率考核醫生的醫囑的正確率。在全院監護儀使用的病人,所有數據都自動輸出記錄在電子病歷上,不用手工錄入等。依托信息的流程設計在醫院到處能體現。急診室的流程更是高效。各區域醫生護士都用一個系統,每個環節的設置和處置各環節都同步實現。從分診進來到留觀出院,信息設計從實際流程配套,真是簡單又有效率。有病人急會診,只要急診醫生評估后需要哪科會診,系統也會直接發短信到專科醫生手機上,連打電話都免了。最后王帥哥在談及收入上,他有點羞于出口,溫謙又執著地表示職業的價值一方面是薪水的肯定,更多一部分是職業的成就感。藥師指導臨床用藥職能很充分,無論門診還是病房,每種藥物一定配有一份詳細明確的用藥注意事項,如果還不明白,可到大廳的電腦上查詢,有圖片、動畫說明。出院病人采用預出院,出院帶藥放在門診藥物的專設窗口。早上9點前都能順利出院。
三、人文氛圍較濃郁,民眾禮貌溫和
臺灣人有禮貌,這是大陸人初到臺灣的整體感受。無論從公交車上還是醫院里,處處呈現文明禮儀,待人溫和的人文氛圍。在急診室,病人根據分診護士的預檢分級,病情較輕的病人需等上一小時。無論從陪人和病人都看不到焦慮不耐煩的表情,大廳也不寬敞,病人總是能很平和信任地等待醫生。在呼吸內科,我們還看到一位年長的病人任性要出院,管床醫生如孫女班撒嬌讓老爺爺講出了心里的顧慮,后來順利為其解決。這和大陸人全民焦慮的狀況反差很大。培訓整個周期下來,在護理層面,護理技術我們一點不輸人家,很多方面還是領先于臺灣。比如臺灣助產士只能觀察產程,接生由醫生負責。差距主要在護理人文上。無論遇到怎樣的情況都表情溫和,認真傾聽,耐心解釋。國內護士不愛培訓的問題他們的解決辦法是直接跟薪水有關,就充分調動起護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總之,通過十多天的培訓學習,不僅開拓醫院管理視野,提升護理管理理念,尤其是在護理人文上,更有較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