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瑪麗醫院訪問記錄
發布時間:2016-07-06
訪問次數:4014
香港大學瑪麗醫院訪問記錄
——紹興市中心醫院 吳志明
受市政府高層次人才專項基金資助,應盧寵茂教授邀請,作為訪問學者,我有幸到香港大學瑪麗醫院肝膽胰和肝移植外科學習三個月。期間,親身體驗和感受了一個與世界接軌的具有先進管理經驗和優良服務品質的醫院運作模式,全方位認識了一個中西文化匯聚的美麗香港,拓展了人文視野,豐富了專業知識。
一、醫院介紹 瑪麗醫院是香港大學附屬醫院,也是香港主要公營醫院之一,位于香港島西部的薄扶林,1937年4月13日啟用,當時為遠東地區規模最大醫院,由香港大學和醫管局共同管理,屬于港島西聯網。擁有床位1440張,員工3800名,現有普通病房64個,私家病房7個,病人平均住院日5.5天,是香港高科技醫療服務的第三、四層轉介中心。亦是香港唯一指定的肝臟移植中心,提供世界級水準的肝臟移植服務,全香港肝膽胰疑難病例都會轉介到瑪麗醫院。作為香港大學的教學醫院,瑪麗醫院全力支持和完成醫科、牙科學、護理學系的教學科研任務,是醫學院學生、本地區及國內外醫護人員實習培訓中心?,旣愥t院愿景:市民健康、員工開心、大眾信賴,使命:與民攜手、保健安康,核心價值觀:以人為先,專業為本,敬業樂業,群策群力。
二、醫管局結構 香港醫管局醫院管理模式是“管辦分開”,以七個區域聯網的方式運作,實現醫院聯網管理。對人才統籌分配、對資源統一管理,有效控制資源增長,提高社會成本效益。瑪麗醫院屬香港醫管局下轄的港島西聯網,并為聯網中心的“龍頭醫院及專科轉介中心”。
醫院實行顧問委員會、董事會和醫院管治委員會組成的三級管理架構,顧問委員會制訂醫院發展政策,確定醫院發展方向,董事會在顧問委員會領導下,統籌醫院規劃,指定具體管理方針,組織、實施并監督醫院管治委員會工作。醫院管治委員會對董事會負責,并作為醫院日常管理機構具體負責醫院行政、人事財務、醫療工作和日常運行。
醫管局有72885位員工,其中醫生6040名,護士24587人,專職醫療7268,其他 34990人。有41間公立醫院和醫療機構提供27000張病床,47間??崎T診,73間普通科門診。住院及日常住院人出院人次及死亡總人數約167萬,使用急診室人次約224萬。專科門診就診人次224萬,專職醫療門診總人次約253萬,基層醫療服務就診總人次約627萬。
2016年-17年度,政府經常性撥款約507.6億港元?,旣愥t院融合香港大學和醫管局的卓越專才作為醫院的資本,提供以患者為中心的素質醫療服務。
三、進修見聞
1.規范是管理的靈魂 規范不是口號,瑪麗醫院的管理規范都落實在每一個細節。手術遵循安全第一理念,手術病人信息核對是重要環節,術前只要病人清醒,護士都會跟他握手交流,核對姓名、年齡等相關身份信息。并在手術正式開始切皮前再一次嚴格三方核對。醫療程序是非常規范、甚至“死板”的英國模式,術前詳細評估,一個手術會準備包括應急措施在內的十幾種方案,包含了所有可能出現的意外。另外,控制醫院感染,縮短病人住院時間,也是體現醫院管理規范的重要方面,具體體現在洗手操作及抗生素的嚴格使用。
2.濃厚的學術氛圍 醫院和專科注重營造學術氛圍,學術交流內容豐富、廣泛。即有世界醫學前沿,也有日常醫療問題,醫護人員自覺踴躍參加(醫護繼續教育3年內要拿到45分才有晉升加薪)。
講座一般邀請世界知名學者進行專題報告,大家暢所欲言,就自己的觀點與專家討論,氣氛相當熱烈,許多醫生自帶快餐與會邊吃邊聽課。醫院內的疑難病例全院共同討論,多學科協作,以期確診和給予最佳治療,如肝癌胰頭轉移準備做HBPD手術,ALPPS手術,肝移植再移植病例、靜脈平滑肌瘤病等,另外還會邀請其他方面講座,如蘭桂坊董事局主席陳智文講香港未來等等。HBP醫生也會經常去參加國際交流,及時引進國際最前沿最新技術理念,保障醫院的一流醫療技術水平。當然,醫院或者學校給予了最大的學術經費支持。
3.一流的專業素養 本港醫生幾乎均到過國外學習培訓,也聘用了不少外籍醫生(外科負責教育科研顧問)。醫院擁有許多著名專家教授,其中有院士二名,一名是中科院院士,一名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醫務人員非常敬業、非常純粹地工作。手術從早上九點到下午6點,是非常常見的,有的甚至更遲。比如某天,張主任上午去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做whipple手術,下午三點被喚回瑪麗醫院做急診活體肝移植,直到第二天凌晨三點鐘結束,更不用說年輕醫生了。這里的醫生都掌握基本的檢查技能,如HBP要掌握超聲技術、ERCP技術、胃腸外科掌握胃鏡、ESD,一旦病情需要,都可以自己操作。上級醫生帶教異常嚴謹,尤其是港大的外科系主任盧寵茂教授,非常注重下級醫師培養,放手讓下級醫生主刀,但術中的指導毫不松懈。
每周二、三早上7:30-8:30,是外科系的例會,每周二晚上的科會也都必須參加。醫生的專業競爭是很激烈的,要想成為瑪麗醫院醫生,除了要上6年醫學院外,還必須經過6年的??漆t師培訓,這種培訓有專門的培訓機構負責安排,在香港各大醫院進行輪訓。香港的醫生都是合同制,與醫院實行雙向選擇,打破了人才壟斷,醫院要提高競爭力,必須提高員工幸福感,充分體現員工價值,而醫生要提高競爭力,就必須擁有更高的專業技術以及個人信用度,這個良性循環,讓我們有理由對香港醫院的可持續性發展充滿信心。
4. 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對病人的人文關懷體現在各個細節,見面時微笑、擦肩時問候,記住住院病人的姓名,從不叫床號。隱私保護做的尤其到位,門診診療桌上不能有二本病歷,有病人信息的廢紙,會用碎紙機馬上毀掉。護士似乎永遠在病人身邊,做完B超檢查,是護士幫助擦掉那些粘乎乎的潤滑劑;給病人量完血壓,是護士幫助放下袖子;住院病人外出檢查,是護士一路陪同并安全送回……醫院專門有地方語的廣播電視,方便各種病人需要;病床可以手控調節多個部位的高低;每個病房衛生間都裝有緊急呼叫按扭;有專門的殘疾人通道和殘疾輪椅;到處都是洗手間;兒科診療區、婦科診療區因病人的特殊性,有了更溫馨的個性化設計。香港多雨,四季溫差大,因此醫院內常年空調,并且各病區、各檢查區均有無障礙走廊相連。公交車、Taxi直接進入醫院,方便病人的交通。
5. 科研資料積累 瑪麗醫院“高產”SCI論文是有道理的,如李嘉誠醫院,其外科就有專門的實驗室,臨床資料積累很全很細,每個手術都有專人負責拍攝主要手術步驟及標本,病人的基本信息、病情摘要等都有記錄,醫師隨時可以收集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6.良好的醫療環境 醫患關系融洽,醫療環境好才得以讓一些大手術、新技術項目順利開展。香港極少發生醫療糾紛,首先,香港醫生社會地位非常高,這源于他們高超的醫療技術和極強的責任心,患者對醫生非常信任,醫囑服從度高,一定程度降低了不良醫療事件的發生。醫患之間不存在“紅包”現象,醫生也不拿回扣,一旦類似事件發生,醫管局吊銷醫師執業資格。其次,香港市民良好的素質能夠非常理性地對待不可避免的醫療意外。一旦意外發生,不是吵鬧,而是傾聽醫生的解釋或尋求法律的幫助。這是另一個良性循環,醫患關系的和諧保障了醫學從業人員的優質化。第三,醫院經費全部由政府投入,住院每天100元港幣,急診掛號費用100元港幣,門診掛號費用60元港幣,花10元即可處方3-6個月的慢性病用藥。
香港居民就診習慣了預約。除了住院、診療、檢查等,細到陪護、便民服務、打印報告、咨詢、復印、電話、傳真、手機充電等等業務,全部采用預約制。除網上預約以外,門診都設有預約服務點,排隊很有秩序、很安靜。
7.醫療設備先進 每個手術間都是一個完整功能區,cusa、氬氣刀、超聲刀、雙極電凝、超聲、術前、術中ICG造影等,需要使用的設備應有盡有,醫生得心應手。像腹腔鏡肝切除等高難度手術所需的多種外科器械,也都完整配備,保障手術精準安全。所有一次性醫療護理的消耗性器材,其質量均達到國際標準。先進的醫療設備是提高手術和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率的重要保障。全院有美國國際INTERNET電腦二臺,可以免費為工作人員提供國際網絡支持,還可以為醫院醫療信息提供互相支持。
在香港醫療體制下,香港的患者是幸福并痛苦著。病人一旦入院,肯定能享受高水平的醫療服務及個性化優質護理。公立醫院住院費用每天只需100港幣,不用自己陪護,檢查治療均免費(昂貴藥物及特殊檢查 PET-CT15000藥費)。痛苦的是排隊等候住院(急診除外)的時間比較長,一般需要二個月左右,有幾個肝癌病人到手術時,已失去手術機會。這是因為醫院完全是由政府撥款,每年復查的患者有數量限制,再加上公立醫院是年薪制,醫護人員更注重醫療質量而不盲目追求手術數量,造成公立醫院“看病難”但費用不高。當然香港有很多私家醫院,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診壓力,但“看病貴”,對低收入人群帶來一定困難?!翱床‰y”、“看病貴”在香港醫院的詮釋是矛盾的。
另外,香港醫院設置不少的秘書崗位、護理輔助人員、行政人員等,明顯增加了人力成本開支。因住院打包收費,導致醫療耗品使用大量增加,增加了醫療成本開支。不同的醫療體制造就不同的醫療現狀,任何一種醫療體制都不是十全十美。
大陸的手術難度其實與香港差不多,我們的工作內容及工作制度與他們也沒有什么原則上的差別,但結合他們術前的仔細評估、討論分析,術中的超聲、造影檢查,等等,很多細節匯集起來就是一個明顯的差距。在外科手術方面,他們更注重安全理念、損傷控制理念及快速康復理念。
香港雖是一個金錢社會,受文化影響,一心向善樂于公益的人比比皆是,香港大學不少樓都是以個人名義命名的,如周葉卿樓,何世光夫人體育中心等,醫院活體肝移植除親屬之外,不少都是同事。
三個月學習時間稍縱即逝,其中有苦也有樂。用積極的心態主動去學習,可以為自己帶來滿滿的收獲。2016.7.1